凌晨一点,婴儿房的监控器突然亮起微弱的光,伴随着几声细碎的哼唧。我条件反射般从床上弹起,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,生怕脚步声惊醒刚睡熟不久的宝宝。月光透过窗帘缝隙,刚好照在摇篮里小小的身影上,小家伙皱着眉头,小嘴巴不停蠕动,显然又要醒了。


这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三个月,也是我们全家与睡眠 “搏斗” 的第三个月。最初的日子里,我们像两个手足无措的战士,面对宝宝毫无规律的作息手忙脚乱。他可能在凌晨三点精神抖擞地玩拨浪鼓,也可能在傍晚本该喂奶的时间呼呼大睡,打乱了我们精心制定的喂养计划。
记得有天深夜,宝宝连续哭闹了两个小时,无论怎么喂奶、换尿布、哼儿歌都无济于事。我抱着他在客厅来回踱步,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,疲惫和委屈突然涌上心头,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。丈夫从背后轻轻抱住我们,声音沙哑却坚定:“别着急,咱们再试试,他肯定是哪里不舒服。” 后来才发现,原来是宝宝穿的连体衣领口太紧,让他觉得难受。那天之后,我们学会了更细致地观察宝宝的需求,从他细微的表情和动作里,读懂他的饿、困、或者仅仅是需要陪伴。


为了帮宝宝建立规律的作息,我们开始尝试 “睡前仪式”:每天晚上七点半,准时关掉家里的大灯,只留下婴儿房柔和的小夜灯;丈夫负责给宝宝洗温水澡,我则准备好干净的睡衣和睡前故事书;洗完澡后,我会抱着宝宝坐在摇椅上,轻声读《猜猜我有多爱你》,他总是会在听到 “我的爱像跨过小河,翻过山丘” 时,慢慢闭上眼睛,小脑袋靠在我的肩膀上。


慢慢地,宝宝的睡眠变得越来越规律,从最初的两小时醒一次,到后来能连续睡五个小时,再到现在可以安安稳稳地从晚上九点睡到第二天早上六点。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,看到宝宝在摇篮里露出甜甜的微笑,小手还偶尔挥舞着,仿佛在做什么美梦,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。
这段与睡眠抗争的日子,虽然充满了疲惫,却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与幸福。那些深夜里的轻声安抚、凌晨时分的细心照料,都成了我们与宝宝之间最珍贵的回忆。原来,育儿就像一场漫长的修行,而宝宝每一次安稳的睡眠,都是给我们最好的勋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