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孕期妈妈来说,“糖尿病” 这三个字似乎很遥远,但妊娠期糖尿病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找上门。它不同于普通糖尿病,是孕期特有的代谢异常问题,若控制不佳,不仅会让妈妈承受血糖波动的困扰,更会对肚子里的宝宝造成多方面、甚至不可逆的伤害,从胎儿期到新生儿阶段,风险可能贯穿始终。
妊娠期糖尿病对宝宝的伤害,首先从胎儿在妈妈子宫里的发育阶段就已开始,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 “巨大儿”。妈妈体内过高的血糖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胎儿的胰腺会分泌更多胰岛素来代谢这些葡萄糖。胰岛素不仅能调节血糖,还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,长期处于高胰岛素环境中,胎儿的体重会快速增长,尤其是脂肪组织会大量堆积,最终形成巨大儿(出生体重超过 4000 克)。巨大儿不仅会增加妈妈顺产的难度,导致产程延长、难产,还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出现锁骨骨折、臂丛神经损伤等问题,严重时甚至会因缺氧引发窒息。即使顺利出生,巨大儿未来患肥胖症、2 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,也比正常体重宝宝高出 3-5 倍。


除了巨大儿,妊娠期糖尿病还可能导致胎儿出现 “器官发育异常”。在孕早期(怀孕前 12 周),是胎儿心脏、神经系统、肾脏等重要器官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。若此时妈妈血糖控制不佳,过高的血糖会干扰胎儿器官的正常分化,增加先天性心脏病(如室间隔缺损、房间隔缺损)、神经管缺陷(如脊柱裂)、肾脏发育不全等畸形的发生概率。有研究数据显示,妊娠期糖尿病妈妈所生宝宝,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比健康妈妈所生宝宝高 2-3 倍,且这些畸形可能对宝宝的终身健康造成影响,部分需要通过手术治疗,甚至会留下后遗症。


进入孕中晚期,妊娠期糖尿病还可能引发 “胎儿宫内窘迫”。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胎盘功能,导致胎盘的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能力下降,胎儿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氧气,就会出现宫内生长受限(与巨大儿相反,胎儿体重低于同龄正常胎儿)。更危险的是,胎盘功能受损还可能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缺氧,初期表现为胎动异常(过于频繁或明显减少),若未及时发现和干预,严重时会导致胎儿宫内窒息,甚至胎死宫内。即使胎儿能坚持到出生,也可能因长期缺氧导致大脑发育受损,影响出生后的智力发育和神经功能。
宝宝出生后,妊娠期糖尿病带来的风险也并未完全消失,“新生儿低血糖” 是最常见的问题。胎儿在妈妈体内习惯了高血糖环境,胰腺会持续分泌大量胰岛素;出生后,宝宝与妈妈的血液供应断开,血糖来源突然减少,但体内的高胰岛素状态仍会持续一段时间,就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下降,引发新生儿低血糖。新生儿低血糖若未及时纠正,会出现嗜睡、哭声微弱、拒奶、抽搐等症状,严重时会损伤大脑细胞,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,甚至可能留下永久性的神经损伤。此外,妊娠期糖尿病妈妈所生的宝宝,还更容易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(肺部发育不成熟,导致呼吸困难)、高胆红素血症(黄疸持续时间长、程度重)等问题,需要在新生儿科进行特殊监护和治疗。


妊娠期糖尿病对宝宝的伤害,从子宫内延伸到出生后,涉及生长发育、器官健康、生命安全等多个方面。但值得庆幸的是,这种伤害并非不可避免 —— 只要孕期妈妈能定期进行血糖监测,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,通过饮食调整、适度运动(如孕期瑜伽、散步)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,就能最大限度降低对宝宝的风险,让宝宝健康平安地来到这个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