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多多健康

产后减重不宜操之过急

2025-07-24
对很多新手妈妈来说,产后恢复身材是重要目标,但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。产后减重需要遵循身体的恢复规律,操之过急可能影响健康,甚至拖累身体复原。
从生理角度看,女性经历怀孕和分娩后,身体各系统需要时间回归正轨。孕期子宫从拳头大小扩张到能容纳胎儿,产后子宫收缩、盆底肌修复、腹腔脏器复位等都需要 6-8 周的时间,这段时间被称为 “产褥期”。如果在身体尚未复原时就强行节食或高强度运动,会影响子宫收缩,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,还可能导致盆底肌松弛加重,引发漏尿、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。尤其是剖宫产的妈妈,腹部伤口愈合需要更长时间,过早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伤口裂开,延长恢复周期。
激素水平的波动也提醒着产后减重不能急躁。孕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、孕激素等水平大幅上升,这些激素在产后需要逐步回落。如果此时通过极端方式减重,会进一步打乱激素平衡,可能引发脱发、情绪抑郁、月经不调等问题。有研究显示,产后 6 个月内快速减重的女性,出现产后抑郁的概率是正常减重女性的 1.5 倍,这与激素紊乱和身体疲劳密切相关。
营养层面,产后妈妈(尤其是哺乳期女性)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撑自身恢复和乳汁分泌。
如果为了减重过度节食,会导致蛋白质、钙、铁、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不足,不仅影响妈妈的身体修复,还会让乳汁的营养成分下降,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。比如,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妈妈免疫力下降,容易生病;钙缺乏则可能引发骨质疏松,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。而且,过度节食会让身体进入 “节能模式”,基础代谢率降低,一旦恢复正常饮食,体重很容易反弹,甚至比孕前更重,形成 “越减越胖” 的恶性循环。
运动方面,产后过早进行高强度运动同样不可取。顺产妈妈在产后 42 天内,剖宫产妈妈在产后 3 个月内,盆底肌和腹肌处于松弛状态,此时进行卷腹、跳跃等运动,会增加腹压,加重盆底肌负担。不少妈妈在产后跳绳、做平板支撑后,出现漏尿症状加重的情况,就是因为盆底肌还没恢复就承受了过大压力。此外,产后身体比较虚弱,过度运动容易导致疲劳、头晕,影响日常照顾宝宝的精力。
科学的产后减重应该是 “循序渐进” 的:产后 6 周内以休息和恢复为主,可进行简单的凯格尔运动(收缩盆底肌)和腹式呼吸,帮助盆底肌和腹肌恢复;产后 6 周后,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量,从散步、产后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开始,每周运动 3-4 次,每次 30 分钟左右;产后 3 个月后,再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尝试中等强度运动。饮食上,要保证营养均衡,减少高糖、高脂肪食物的摄入,多吃优质蛋白、蔬菜、全谷物等,通过 “少量多餐” 控制总热量,而非过度节食。
总之,产后减重是一场 “持久战”,需要兼顾身体恢复、营养供给和科学方法。给身体足够的时间和耐心,才能在恢复身材的同时,守护好自己和宝宝的健康。

最新文章

育儿

 

阅读12542

宝宝“发烧”后,家长首先应该先在家做些什么?

育儿

 

阅读14680

男性卫生与健康需求同样需要重视

男性

 

阅读17460

真正的养生不是吃多少补品,而在心念之净

女性

 

阅读10760

越减越肥?不科学减重大多会反弹

减肥

 

阅读12220

冀ICP备20014711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