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提到 “干燥”,很多人觉得多喝水就能缓解,但有一种 “干燥” 却没那么简单 —— 就算拼命喝水,口干眼干还是缠着不放,甚至悄悄损伤内脏、威胁健康。这就是干燥综合征。值此 “世界干燥日”,风湿科医生带您看清这个 “不简单的干燥病”!
一、 干燥综合征不只是 “干”,是免疫系统 “闹乌龙”
干燥综合征(Sjögren’s Syndrome, SS)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。简单说,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 “认错了人”,错把产生唾液、泪液的腺体(比如唾液腺、泪腺)当成 “敌人” 攻击,导致这些腺体分泌减少,于是出现口干、眼干等典型症状。
它是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第二大常见自身免疫病,50 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更容易中招,但年轻人和男性也可能患病。更要注意的是,它不只是让人口干眼干,免疫系统的 “混乱攻击” 还可能波及全身 —— 关节、皮肤、肺部、肾脏、神经、血管,甚至血液系统都可能受到影响。

二、 干燥综合征的危害:别让 “干燥” 悄悄伤了全身
干燥综合征最可怕的地方,在于它的 “隐蔽性” 和 “全身性伤害”。
局部干燥症状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:比如持续口干,吃馒头、饼干这类干硬食物得靠水才能咽下去,平时要不停喝水,夜里常被渴醒;时间久了还可能引发口腔真菌感染,甚至出现 “猖獗龋”—— 牙齿像被虫子蛀过一样,一块一块掉。眼干则会让人感觉眼睛里像进了沙子,又烧又痒,怕光、看东西模糊,严重时还会诱发结膜炎、角膜炎。
更危险的是它对全身的 “攻击”:病情轻的人可能会有关节肌肉疼、总觉得累、皮肤上出紫癜样的小红点;严重的话,可能伤到肺部(引发肺间质纤维化)、肾脏(导致肾小管酸中毒),还可能出现血细胞减少、皮肤血管发炎坏死,少数人甚至会患上淋巴瘤。
所以说,干燥综合征就像 “披着羊皮的狼”。早期可能只有口干眼干,很容易被当成普通的 “上火”“干眼症”“关节老化” 或 “更年期反应”,但若耽误了诊断和治疗,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内脏损伤!

三、 出现这些 “干燥信号”,赶紧去风湿免疫科看看
如果您经常出现以下一组或多组症状,而且持续好久都不好,一定要及时去风湿免疫科就诊:
- “口” 干得厉害:吃干硬食物必须用水送,平时老想喝水,夜里常被渴醒;或者牙齿烂得快、口腔溃疡反复长。
- “眼” 干得难受:眼睛总像有沙子磨,又烧又痒,得不停眨眼才舒服点;或者怕光、见风就流泪、视力忽好忽坏。
- “鼻喉” 不舒服:鼻子干得容易出血;喉咙干痒,老干咳没痰,说话声音哑。
- “全身” 发出警报:莫名的累,怎么歇都缓不过来;关节肌肉疼;腮腺或下巴底下的腺体反复肿大;或者不明原因的低钾、皮肤出紫癜。
四、 中西医结合对抗 “干燥”,中医有妙招
目前干燥综合征还不能彻底根治,但规范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、缓解症状、保护内脏,让生活质量不受太大影响。

西医常用的方法有 “替代治疗”(比如用人工泪液、人工唾液缓解局部干燥);如果伤到了重要内脏,可能需要用激素、生物制剂或免疫抑制剂。
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:从整体调理身体,通过 “滋阴生津、润燥解毒、祛瘀通络” 来改善根本问题。需要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,搭配中药还能增强疗效、减轻副作用。
除了喝汤药,还可以试试中药代茶饮:比如麦冬菊花茶(麦冬、菊花用沸水冲泡)、石斛玉竹饮(石斛、玉竹、甘草煮水喝),简单方便。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是医学科普,仅供参考。每个人情况不同,需要辨证治疗。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。
干燥综合征虽然需要长期管理,但并不可怕。关键是早发现、早诊断,坚持规范治疗。在世界干燥日,让我们一起关注这种病,为健康 “加加湿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