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多多健康

情绪压力是现代人肥胖的重要诱因之一

2025-07-01

随着气温稳定在30度以上,社交媒体和电梯广告再一次被各种减肥塑形、代餐食品所占据。似乎在夏天,每个人都应该更瘦一点,身体的每一寸松弛都在说:你太懒了,你没有为自己的身材负责。

我们习惯性地将减肥失败归咎到意志力不够、执行力太差、控制力太弱。

事实上,造成体重反弹的并不是「自律不足」;引发暴饮暴食的,也绝不仅是简单的「饭太好吃」。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已有超过 10 亿人超重或肥胖。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NIH)则指出,情绪压力是现代人肥胖的重要诱因之一。

一个悖论:当减肥成为压力源本身,你很难减肥。瘦,也许应该建立在真正学会快乐的目标之后。

这不是一篇减肥攻略。希望我们能找到一种更温和、更持久的方式,更喜欢自己的身体。

我不饿,只是嘴巴寂寞

现代人的焦虑几乎无处不在。焦虑着无法掌控的当下,焦虑着难以预测的未来。

这种强烈的匮乏感会驱使大脑本能地寻找补偿机制。购物、进食,是最直接、最容易获得安慰的方式。

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大脑不停运转,直到深夜,才可以做些什么安慰自己。在时间与空间受限的情况下,「吃点什么」往往是摆脱不适感最可行的方案。

「一点快乐都没有,起码吃顿好的吧。」

尤其在压力状态下,焦虑个体更容易倾向于选择高糖、高脂食物,因为它们最能快速带来愉悦感与安全感。[2]这就是所谓的「情绪性进食」。

高油高糖的食物会刺激多巴胺分泌,让我们短暂地感觉到「满足」与「被照顾」。问题是,这种补偿并不持久。

《 老友记 》

当愧疚和自责再次袭来,焦虑会更剧烈,反而推动下一轮暴食。久而久之,这种「焦虑—暴食—自责」的恶性循环越发牢固,一些人甚至会陷入催吐、极端节食等行为,最终患上进食障碍(ED)。

此外,长期焦虑会对大脑的前额叶功能造成损伤,削弱执行功能,降低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。在难以完成的任务面前,许多人会选择逃避,将注意力从无法掌控的工作、关系中抽离,转而通过进食这种可控又合理的拖延方式。

当「吃东西」成为人们从工作、学习、人际关系等压力中获得安抚的途径时,节食减肥无异于火上浇油。

就像《Why We Eat》一书中写到的: 「仅凭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有意停止进食,便认为能量储存是由意识控制的,就好比仅凭我们有憋气的能力便认为呼吸是由意识掌控的一样荒谬。」

本就枯竭的自控力被消耗殆尽后,反弹会更加迅速和明显。

最新文章

这些食物,真的回奶吗?

育儿

 

阅读19150

产后减肥该注意些什么?

育儿

 

阅读13256

两性关系的和谐,需建立在相互尊重与界限清晰的基础之上

男性

 

阅读11335

除了头孢类药物,服用这些药物后,也尽量别喝酒

男性

 

阅读16914

在不同心理状态下应该如何去应对和合理表达情绪

女性

 

阅读13908

冀ICP备20014711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