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实案例警示
01
朋友圈“陷阱”
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但若在朋友圈看到“半月显著瘦身、零副作用”的减肥药广告需高度警惕!长期受体重困扰的明女士曾因心动购入一疗程“神药”,服用后却出现 头晕目眩、频繁腹泻等症状。2023年1月9日她在家人陪同下报警,经检测该减肥药含国家禁止添加的 麻黄碱成分。
02
海关截获“三无”减肥药
天津邮局海关曾在进境邮寄渠道查获“三无”减肥药120包,共计900粒。现场关员在对进境邮件实施机检查验时,发现3件邮件图像显示异常。经人工开箱彻查,发现这些藏在饼干零食盒并重新封装的透明塑料袋包装彩色药品,经现场快速检测,药品中甲基苯丙胺呈阳性。甲基苯丙胺是冰毒的有效成分,是国家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,具有很强的成瘾性。服用含有此类管制类精神药物成分的产品,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。
03
法院审判:售毒减肥药者的法律结局
湖北十堰丹江口警方捣毁跨省生产销售“三无”减肥药窝点,抓获罗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,经查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间,他们明知是“三无”产品仍销售4000余包、金额达220余万元。2025年4月7日,丹江口市人民法院以销售有毒、有害食品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罗某、陈某甲、韦某等6人有期徒刑二年至十年,并处罚金10万元至420万元,同时责令退缴违法所得58万余元。
减肥药中的“毒”从何来
麻黄碱
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分离提取的成分,在医学上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、花粉热和支气管哮喘等。但它也是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,生产、使用、销售及进出口在我国均受严格管制。过量服用麻黄碱, 极易产生 依赖性和成瘾性,并会出现 精神兴奋、失眠、不安等不良反应,长期服用会对人体心脏功能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。
西布曲明
西布曲明曾作为中枢神经抑制剂用于肥胖症治疗,通过增加过饱感、降低食欲来实现减重。但它对消化系统、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明显,可能 引发头晕、嗜睡、腹泻、厌食等症状,甚至危及生命。自2010年起,我国已 明令禁止生产、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,可仍有不法分子在减肥药中偷偷添加。
甲基苯丙胺
甲基苯丙胺是 冰毒的有效成分,被列为 第一类精神药品, 成瘾性极强。一些“三无”减肥药中若含有该成分,长期服用不仅会产生药物依赖,还会 对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可逆的损害。
咖啡因
咖啡因在食品中较为常见,不过在减肥药中, 一定剂量提纯的咖啡因则属于毒品范畴, 又名三甲基黄瞟吟、咖啡碱、茶毒、甲基可可碱等。在这类减肥药中,过量的提纯咖啡因会使服用者 心跳加速、血压升高,还可能导致焦虑、心悸等症状,长期摄入还会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。
氯胺酮
氯胺酮是 “K 粉” 的主要成分,长期滥用会 严重抑制呼吸,导致呼吸暂停,还可能引发哮喘、支气管痉挛及喉部痉挛等呼吸道问题。同时,它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, 引发幻觉、精神错乱等症状,严重损害身心健康。
芬特明
芬特明属于我国第二类精神药品管控范畴,临床上作为厌食药用于中 – 重度肥胖症的短期治疗。然而,一些不良商家将其违规添加到普通减肥药中。服用含芬特明的违规减肥药, 易增加严重心脑血管风险,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。此外,还可能造成精神损伤, 引发焦虑、失眠、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。一些 “网红减肥药”,如泰国DC减肥药、韩国B9减肥药等,常将芬特明与安非拉酮、地西泮、咖啡因等同样受我国管制的精神药品成分混合。